TCP IP模型和OSI模型的区别
- OSI模型是由ISO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计算机网络模型, 是一种更为理论化的抽象模型,他也是先有的模型再有的各种网络协议。而TCP/IP模型是借鉴了OSI模型结构创建的一种更为实践的计算机网络模型,TCP/IP模型是一系列网络协议簇,是先有的协议,再有的模型
- 二者有着不同的模型结构,OSI模型有7层,TCP/IP模型有4层,但是也是可以对应起来的结构。OSI模型从底层到顶层分别是,1. 物理层,物理层负责了比特流的传输。2. 数据链路层,对比特流进行封装成帧,并且保证了传输的误差纠错和误差修正,保证了数据在链路之间的可靠传输。3. 网络层,主要是寻址和路由,找到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一条最优传输数据的路径。4. 传输层,保证的端到端的传输,包括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以及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。5. 会话层,用来管理在应用程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会话。6. 表示层,将数据进行加密,压缩,解压缩等功能,保证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有效表示。7.应用层,应用程序之间的直接传输层,用来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服务。用户只需要知道发送什么内容给对方,并不需要了解网络的内部传输协议,这就是网络模型的目的。
- TCP/IP模型从顶层到底层分别是:1. 应用层,对应了OSI模型的应用层 表示层和会话层,常见协议有HTTP, FTP, DNS, SSH,定义了信息交换的格式,然后交给下一层进行传输,这一层的数据包是报文。2. 传输层,对应了OSI模型的传输层,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给应用程序提供连接的通用性数据传输服务,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该服务发送报文。常见协议有TCP/UDP,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,tcp使用了流量控制,拥塞处理等特性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就是保证接收方能够接收到数据,并且会进行tcp3次握手连接,以及4次挥手断开连接。UDP是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,虽然不可靠,但是其高效性也会经常使用。这一层的数据包是将报文加上TCP头形成段。3.网络层,对应了OSI模型的网络层,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寻址和路由,路由是当数据包到达下一个网络节点,通过路由算法找到下一条路径。常见协议是IP协议,会将上一层的数据包加上IP包头形成IP报文,也就是包。4.网络接口层对应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。负责在以太网 wifi这种最底层的网络上发送原始数据包。会将上一层的数据包加上MAC头部形成数据帧。
![[Recording 20241023200902.webm]]
CDN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CDN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, 也就是内容分发网络,是一种实现了分布式的网络,通过将内容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节点上,从而加快内容传输速度,减少网络延迟。
当用户访问每一个web网页时,由于用户可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,如果对于每一个用户的访问都要连接到源服务器,一个是导致用户的访问速度都会受到限制,另外一个是如果用户并发i请求过多,会容易造成服务器过载。因此CDN就是将服务器的资源缓存和分发在世界各地,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上述问题。其中大部分资源也都是静态资源。
整个工作流程是:
用户向服务器请求资源,请求会被引导到离用户较近的CDN节点上,也就是边缘服务器,而不是直接索引到源服务器,CDN节点会检测用户请求的资源是否有缓存,如果有直接返回,如果没有,CDN节点会向源服务器请求该资源,将请求资源缓存在本地后再返回给用户。
除此之外,CDN还具有负载均衡的功能,通过该技术可以将用户访问流量分配到多个节点,从而减小某一个服务器的负载。并且CDN还一定程度的保证了服务器的安全,源服务器会监控各个节点服务器的流量,如果某一个服务器遭遇高并发访问或者遭遇了DDoS攻击,会将流量负载均衡到其他服务器,并且将用户的访问节点修改,给一个访问量不高且离得较近的服务器,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Priska's blog!